小程掛斷電話,突然發現衣角上有一塊髒。

她順手將手機放到了公共衛生間的洗手池臺上,開始清理衣服上的汙漬,隨後又在烘乾器前將濕了的衣角弄乾。

一小時後,她纔想起,手機遺忘在了水池旁,再撥通自己的手機號碼,卻發現已經處於關機狀態了。

她真後悔自己當初不應該這麼粗心大意,急著去做清洗衣服。





顧師傅是位老司機。

一趟長途跑下來,他感覺有些疲憊,身體也告訴他應該休息一會兒了。

但想到再有兩個小時的路程就能回到家,吃上可口的飯菜,躺在舒適的席夢思上睡覺了,他就加大了油門。

突然,『當』一聲巨響,將顧師傅從恍惚中震醒。

但為時已晚,車子重重地撞到了隔離欄上。

他真是懊悔,自己疲勞駕駛,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





後悔,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會體驗到的一種心理情緒。

它總是伴隨著某個事件出現,是現實狀態與心理預想出現了差距的結果,也是人們自責自怨的一種表現形式。





雖然人們經常會體驗到後悔的情緒,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在人們心中所形成的後悔程度是不一樣的。

我們假設股市上有兩位股民,一位將他買的B公司股票換成了A公司的,結果,現在B公司的股票大漲。

他發現如果當初繼續持有這些股票,就能賺得1200元。

另一位股民,一開始買的就是A公司的股票,雖然曾經打算換成B公司的,但是終究沒有付諸實施。

同樣,他也很後悔,因為如果當初換股,現在就能賺得1200元。

雖然兩位股民的操作行為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損失了假想中的1200元,而現在又都陷入了同樣的後悔之中。

那麼,你覺得這兩位股民誰的後悔程度更大一些呢?

這是美國科學家在針對經濟心理行為開展的一項非常著名的測試性研究。

研究發現,92%的人認為前者會更加後悔。





我們不難看出,後悔與人們在事件發生之前的行為具有密切的關系。

一個事件產生之前,當事人通常會有兩類行為發生,一類是『作為』行為,比如試驗研究中的第一位股民;另一類是『不作為』行為,即第二位股民。

其中『作為』行為是一種主動變化的行為。

由於自我主動變化而遭受的損失,往往要比『不作為』所遭受的損失更容易激發起人們的悔意。





這個結論是不是告訴我們,『不作為』比『作為』更可以幫助我們遠離後悔呢?

其實,這項研究還有一個變量被人們忽視了。

這就是當事人與預想中的期望之間所形成的距離關系。

可以說,第一位股民比第二位股民距離賺得1200元更近一些,畢竟他曾經是這只股票的擁有者,而第二位股民始終就沒有擁有過這支可以獲利的股票,結果對兩個人所帶來的壓力體驗也不一樣。





這就像是一群人去爬山,有人登到了山頂,有人只爬到一半就放棄了,還有人是在登到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時候放棄了登頂。

當放棄者聽到登頂的人描述山頂之上的無限風光時,距離山頂最近的放棄者,往往是最容易後悔的人。





後悔的本質,是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因為在人們的心中總抱有幻想。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有關後悔最為經典的句式:『如果當初……,就……』。

也正如此,後悔便成為最容易被人們利用的一種心理現象。

所謂『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就是抓住了人們不願意因為錯過機會而後悔的心理動機。

而許多人也正是在回避後悔的過程中,卻做出了更加後悔的決定。





但是我們也會聽到有人說自己『從來不會後悔』。

真有從不後悔的人嗎?





分析那些從來都不會後悔的現象,我們會發現,從不後悔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意回避後悔的心理衝擊。

他們不敢面對由於過失而帶來的責任壓力,力爭逃避。

還有一種人並不是真的不後悔,而是善於處理後悔,不會讓自己糾纏在後悔之中。

所以,治療後悔的藥物,就是在事後,通過自我分析,明曉自己無法實現所期待狀態的問題是什麼。





後悔既可以讓我們在面對行為結果之時產生懊悔、頹廢等消極心理體驗,扼殺我們的行為動力,又可以在我們經歷了後悔之後喚起我們承擔責任的勇氣,習得自我分析的能力,為之後的不再後悔奠定基礎。

可見,後悔原本沒有什麼好壞之分,重要的是我們在對待後悔的態度。





事實證明,適當的後悔並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身健康,但是回避後悔或者過沈溺於後悔之中,就有可能會束縛我們的行為,而難以超越自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