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除了訓練其基礎能力外,應協助學生拓寬視野,開展美善人格,以適應社會變遷,達成個人理想的生涯規劃;

換句話說,是培養專業科技知能之外,還得具有「通天人之際,達古今之變」的人文素養,兼具本土關懷與國際視野的宏觀氣度,以作為「正德、利用、厚生」濟世救人基礎的全人教育。

因此,它不僅是人文與科技的基礎,更是大學教育的核心。

通識教育回歸教育,而不是另外的附屬品或營養學分。

大學通識教育可考量以下三種基本教育哲學,一項為「專門花蕊,通識花瓣」,其二為釣魚哲學:「教他們釣魚,而不是給他們魚吃」。

其三為多元智能:超越自我之框,不但容忍、了解,並且欣賞及認同不同的意見與領域,以擴大有批判力的多元視野。

人的教育分為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

前者是學習做事,是專業教育的主要任務;

後者是學習做人,是通識教育的主要任務。

專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某種職業能力,使其能憑藉一技之長立足於社會,但職業生涯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因此亟需透過通識教育來彌補專業教育之不足,才能貫穿生活的全部,畢竟「人」在特定行業扮演角色只是一天中的某些時刻,但卻無時無刻不在扮演「人」的角色,通識教育之重要性由此可見。

大學科系林立,固然方便學生對某一專業領域之學習與鑽研,但如對主修科系以外之知識與方法茫然無知,就像在浩瀚的知識大海僅取一瓢,難免招致坐井觀天之譏。

經由正式與潛在的通識課程,本校的通識教育希望能達到下列的目標: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理性判斷的能力、欣賞並評鑑人類精神文明的能力,增進語文表達與有效溝通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科學、人文與藝術的涵養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2.協助學生熟悉人際關係的準則,懂得待人處事的倫理,瞭解民主社會運作的規範,使學生成為具備責任倫理、民主素養與人權觀念的現代國民。

3.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物我關係之觀念,瞭解自我及週遭生命之可貴,使學生能珍惜生命,保育環境。

4.學生可從不同的學科學得界定知識、組織知識及獲取知識的方法,如此可以拓展他們的視野,學得不同的知識探索方法。





「全人教育」(wholesome education),意即「健全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亦即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兼籌並顧、均衡發展的教育。

一個身心健全的公民應具備四個基本條件:(一)良好的自我適應;(二)良好的社會適應;(三)勝任當前的工作和生活;(四)尚有餘裕致力自我實現之理想的追求。

一個人具有多種動機,例如飢渴與性的動機,親和動機…等。

依據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觀點,這些動機是彼此關連,且有階層關係,依序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個人由較低需求逐步上升至較高的需求,最後則追求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即是個人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能。

這種需求漸次獲得滿足,終至個人實現其理想,即全人的心理學涵義。

學校教育的對象是學生的全人,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每個學生成為建全的人。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目的,乃是對將學生身心各方面的特徵研究結果作為基礎,而後建議學校據以設據教學環境,從而達成全人教育的目的。

我們改變取向,以學生的心理需求、滿足、價值三者的關係,從教學歷程中可能在學生心理上發生的知、情、意、行四種變,做為評定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全人化成效的根據。

孔子為何要對弟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對「通識教育」望文生義的另一嚴重後果,便是忽視她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

由於通識教育在學校中受不到重視,教課往往馬虎,學生也不當一回事,以「營養學分」待之。

根本原因就出於對「通識教育」的宗旨不明,並且以為「通識課」教的都是與學生的本行專業無關,學得好壞對學生的事業前途,無啥影響所致。

少數體會通識教育精神的老師們則挫折連連,因為他們花在通識教育的心血得不到校方與學生的重視,更與個人的考績升遷無關──甚至有妨礙。

釐清觀念,不僅對通識教育的當事人──學生、授課老師以及校方──重要,對整個社會都有其重要性。

學生的功利心態是社會塑造出來的。

升學主義、文憑主義等等與通識教育精神相違背的教育弊病,不只是學府黌宮內的孤立現象,而是整個社會心態的反應。

釐清通識教育的理念不能只在教育圈內為之,而是須要推展到社會上,讓家長與一般民眾理解「通識教育」這個新生事物,是什麼面貌,方易奏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