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公園散步,看到一個「剪影」的中年人。

他擺的攤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簡單,只有一把小剪刀、幾張紙,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練,只要三兩分鐘就能把一個人的形象剪在紙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

仔細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兩三道線條,一個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兩道線條中活生生的跳躍出來。

那是一個冬日清冷的午後,即使在公園裡,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過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攤位,然後默默地離去;要經過好久,才有一些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讓他剪影,因為一張二十元,比在相館拍張失敗的照片還要廉價得多。

我坐在剪影者對面的鐵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覺得他是一個人間的孤獨者。

他終日用剪刀和紙捕捉人們臉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條河從他身邊匆匆流去,除了他擺在架子上一些特別傳神的,用來做樣本的名人的側影以外,他幾乎一無所有。

走上前去,我讓剪影者為我剪一張側臉,在他工作的時候,我淡淡的說:「生意不太好呀?」

設想到卻引起剪影者一長串的牢騷。他說,自從攝影普遍了以後,剪影的生意幾乎做不下去了,因為攝影是彩色的,那麼真實而明確;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幾道小小的線條。

他說:「當人們大依賴攝影照片時,這個世界就減少了一些可以想像的美感,不管一個人多麼天真爛漫,他站在照相機的前面時,就變得虛假而不自在了。因此,攝影往往只留下一個人的形象,卻不能真正有一個人的神采;剪影不是這樣,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

我想,那位孤獨的剪影者所說的話,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館燈下所拍的那種照片。

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著自己黑黑的側影,感覺那個「影」是陌生的,帶著一種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憂鬱,因為「他』嘴角緊閉,眉頭深結,我詢問著剪影者,他說:「我剛剛看你坐在對面的椅子上,就覺得你是個憂鬱的人,你知道要剪出一個人的影像,技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觀察。」

剪影者從事剪影的行業已經有二十年了,一直過著流浪的生活,以前是在各地的觀光區為觀光客剪影,後來觀光區也被照相師傅取代了,他只好從一個小鎮到另一個小鎮出賣自己的技藝,他的感慨不僅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地方愈多,看過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術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傳神的面貌,可惜我的生意卻一天不如一天,有時在南部鄉下,一天還不到十個人上門。」

做為一個剪影者,他最大的興趣是在觀察,早先是對人的觀察,後來生意清淡了,他開始揣摩自然,剪花鳥樹木,剪山光水色。

「那不是和剪紙一樣了嗎?」我說。

「剪影本來就是剪紙的一種,不同的是剪紙務求精細,色彩繁多,是中國的寫實畫;剪影務求精簡,只有黑白兩色,就象是寫意了。」

因為他誇說什麼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請他剪一幅題名為「黑暗」的影子。

剪影者用黑紙和剪刀,剪了一個小小的上弦月和幾粒閃耀為星星,他告訴我:「本來,真正的黑暗是沒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我們總可以在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一線光明,如果沒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

我離開剪影者的時候,不禁反覆地回味他說過的話。

因為有光明的對照,黑暗才顯得可怕,如果真是沒有光明,黑暗又有什麼可怕呢?

問題是,一個人處在最黑暗的時刻,如何還能保有對光明的一片向往。

現在這張名為「黑暗」的剪影正擺在我的書桌上,星月疏疏淡淡的埋在黑紙裡,好像很不在意似的,「光明」也許正是如此,並未為某一個特定的對象照耀,而是每一個有心人都可以追求。

後來我有幾次到公園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卻再也沒有他的蹤跡了,我知道他在某一個角落裡繼續過著飄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顯現的神采,也許他早就忘記曾經剪過我的影子,這絲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一個悠閒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訴我:「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

即使無人顧惜的剪影也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