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兩種心理模式之下:反彈和回應。

在反彈中,我們感到壓力,而且很快下判斷。

我們沉不住氣,耿耿於懷,以為事情是衝著自己來的。

有位朋友是個中型企業老闆。

他說,近來他看到的社會新鮮人,「自尊高於能力」的越來越多,指正他幾句,就以為老闆在罵他,會理直氣壯地把錯誤彈開,還口若懸河辯理一堆。

大夥兒開會,越來越不容易有任何建設性,只要A說了幾句可能影射到B工作問題的話,B就忙著為這杯弓蛇影辯解,或更針鋒相對地指出A捅的婁子,冤冤相報,模糊了主題,徒然浪費時間。

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會把所有的話想成是針對自己而來的矛頭,把別人的一點小小意見都當做惡意攻擊,非得反唇相譏不可。

有人則採取消極反彈,就是以無聲的淚水反彈,這也是情緒暴力之一。

動不動就反彈的人,散發出一種「別想和我和平共存」的磁場。

一位朋友如此批評辦公室中最不好惹的傢伙。

太會反彈的人常使人動輒得咎,打從心底怕了他。

而完全沒反應的人,自以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事實上也在用冷漠傷人。

我想,一般的人,可不願意跟這麼一道冷冷的牆壁說太多話。

不要把所有的話都幻想成衝著自己來的,人際關係的壓力就會少得多。

是的,我們感到的壓力未必是真的壓力。

搞不好只是誤會一場,何必急於反彈?

我們可以先用大腦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有所改進,再做反應。

結果可能又大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