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位前輩,在香港某一家非常知名的金融公司擔任高階主管。
有一次他告訴我們幾位年輕晚輩說,在香港,有一些手工訂製西裝的老師傅,製作的西裝非常精良、而且很便宜,所以,好幾次總公司的高階主管來香港開會,他都帶這些主管去訂製西裝。
有一次是他自己的直屬老闆到香港開董事會,照例,他帶他的老闆到西裝店量身訂做西裝。因為品質很好價錢又很便宜,他的老闆顯然相當開心,一邊站著量尺寸的同時,一邊開口問他說:「哈囉,你要不要也訂作個一兩套西裝?」
他把故事說到這裡,我們當然都很好奇:「那你怎麼說?」
他哈哈大笑說:「我怎麼可能讓我老闆覺得我可以和他穿同一種等級的西裝?所以我連忙告訴他說,這裡的西裝對我來說太貴了一點,無論這是不是事實。」
這是一位HR的同業和我分享的故事。
前一陣子,他請部門裡的同仁吃飯,是那種價位有一點點高的鐵板燒。
因為餐廳的等級頗高,他就直接抓了一個可以負擔的預算,請餐廳推薦菜單。
那一位朋友有一些吃東西上的禁忌,比方說他不吃牛肉,於是他就請餐廳將他個人的那一份牛排換掉,而餐廳則推薦價位稍高的干貝,並且告知說這樣的話預算會有一點點超過。
他覺得價格並不是最主要的考量。
但同時,他把菜單傳給部門裡其他同仁,以免有其他同事也有不吃牛肉或不吃海鮮的狀況發生。
他說自己當天也沒有想很多,就隨口說了一句:「如果有人有什麼忌諱,也可以把菜色換一換。」
吃飯當天有一位他的部屬把雞排換成了明蝦。
所以雞排上桌的時候只有一位同仁的菜色是明蝦,這時自然引起了單位裡幾位年輕小女生的抗議:「為什麼你換了明蝦?」
結果,那位朋友的部屬的理由倒是很有趣:「因為很難得來這種店裡吃飯,當然要選比較高檔的菜色啊!」
這是一個同事在前些時日分享的一個「神奇」的故事。
大概是上個月的事情吧,這位同事為了一個跨國的專案任務,到上海去出差了幾天。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有一些常常在通email、但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其他子公司的同仁,而在出差的過程中,都會得到這些當地同仁 的盛情款待。那一天中午,幾位上海當地的同仁以及幾位從台灣外派到上海的同仁,就說要一起請他用餐。
他們早就選好了餐廳。
所以中午吃飯時間,一夥人就浩浩蕩蕩地進到那一家餐廳裡開始點菜用餐。
那位出差的朋友說,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一切都很開心,直到餐廳上了一人一盅的湯品,他喝了大約半碗以後,看到一隻小隻的蟑螂在湯裡載浮載沉。
「哇,這也未免太嚇人了吧!」
連我聽到這個故事都嚇了一跳,於是問他後來怎麼處理。
說真的,我擔心幾位作東的同事會覺得自己選了一家不怎麼衛生的餐廳而感到懊惱,為了不想讓他們覺得難堪或難過,所以我非常冷靜地把蟑螂舀出來、用紙巾偷偷地包起來並且丟掉,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用餐。當然,不包括那一盅湯。」
在職場上,有一些員工工作能力傑出、績效表現優秀,但不知道怎麼著,就是和升遷機會擦肩而過。
也許你身邊就有這樣的員工、也許你自己就是這樣的員工。
你可能問過為什麼,「該怎麼說呢,在人際關係上好像還需要多一點點的『磨練』吧!」
但到底要磨練什麼?
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清楚的答案。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這麼多年,我遇過許多自我太強的員工理直氣壯地覺得自己「只是不願意結黨營私」,但在公司裡維持一個好的人際關係和結黨營私,難道真的是同一件事情嗎?
這好像又不是那麼簡單可以想清楚或說清楚的事情,對不對?
所以,到底「人際關係」這件事情是怎麼一回事?
講到這個,坊間、書店裡或是雜誌上大概早就有過各式各樣的原則和道理了,不過請容我再分享一個簡單的原則。
在規模稍大的公司工作個幾年之後,我們每一個人都遇到過那種「我們認為彼此是朋友,但他結婚的時候卻沒有通知你」的狀況、也遇到過那種「我覺得我們實在不算有交情,但他結婚的時候卻拿紅色炸彈來到處轟炸」的同事。
除非可以拿捏得恰到好處,要不然,我個人會覺得後者比前者還糟糕(至少我認為前者還有機會可以補救),所以我今天要分享的原則是一句非常繞口的話:與其讓別人覺得『我們有這麼熟嗎?』還不如讓別人覺得『拜託,我們哪有這麼生疏』;與其讓別人覺得『你也未免太不客氣了吧!』還不如讓別人覺得『你幹嘛這麼客氣啊!』
或是我們可以簡單用二個字來說明一切,那就是「分寸」。
中國人說「分寸」二字實在是有學問。
因為從這二個字的字面意義,就充分說明了,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枝微末節的小事:「別人請吃飯時應該點什麼價位的菜色?拜訪別人時應該提早多久抵達?可以發紅白帖給什麼等級的朋友?什麼情況下可以開個玩笑而不得罪人?今天的場合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去參加這個朋友的婚禮該包多少禮金?」
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有些時候,一個人會獲得眾人的喜歡或討厭,偏偏就是從這些小地方所累積起來的。
我偶爾會覺得現代的職場上因為競爭激烈,許多人把講話尖酸刻薄誤認為是「口才很好」,這一點我完全不明白為什麼。
前一陣子我處理一起同仁之間的糾紛,其實起因也很簡單,A同事負責製作一項任務,而B同事則指出這項任務有一個沒有被發現的錯誤,這是職場上常常在上演的情節,但B同事在發email的時候偏偏要加上一句:「這也難怪,畢竟你才得到晉升,這一陣子要管的事情比較多。」
這個爭端到我這裡來的時候,A同事認為「我有錯就有錯,但需要這樣講話嗎?」
但B同事覺得「自己只是開個玩笑罷了」。
但我不禁要問,你們的交情有好到可以開玩笑嗎?
另外一個例子我還記憶猶新,兩三個月前,公司更換了無線網路環境設定,當時我在海外出差,所以出差回來的第一天的第一個會議,我就發現我的筆記型電腦不能上網了,但我不知道理由,只好左右問了一下其他與會主管,卻發現所有的主管當中就只有我的筆記型電腦不能上網,當下立即有一位同事就先發難了:「這你還不了解公司的決定嗎?唉呀,作高階主管的人要知所進退啊~」
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這樣真的很好笑嗎?
當你在職場上必須說一些話的時候,你說出口的到底是一句得宜的話、還是一句損人不利己的話呢?
而這往往決定了你的人際關係處理得好不好。
距今2000年以前,耶穌就說過一個到今天都還適用的比喻:當有人請你去吃喜酒時,不要爭坐首席,恐怕比你更尊貴的客人,也被請來,那請了你又請了他的主人,將對你說:「請讓座給這一位吧。」
那你只得羞愧的退到末座了。
但當你被邀請時,去,就坐在末位,好讓請你的主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
那時,你在同席的人前,就有光彩了。
我以前有一位老闆非常重視「這是誰的場子?」
這種小事。
他該當主人的時候,他會想盡辦法確定所有的燈光都打在他的身上;但如果別人是主人,他一定保持非常低調,深怕有一個不小心,就搶了別人的風采。
他在扮演配角時的稱職,我必須說是我所見過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我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如果勉強可以搆得上「進退有據」的標準,他對我的訓練大概可以至少佔到80%以上的功勞。
但我說真的,我在職涯中也真的看過一位主管,那明明是別人作東的飯局,他卻舉著酒杯到處和別人敬酒,儼然自己才是飯局的主人。
吃完那一頓飯之後,公司的幾位外籍高階主管私下都表示對那一位主管的印象大打折扣,只是當然沒有人會明白地將這個意見告訴那一位主管,而他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為什麼自己在那一場餐會之後的幾年內,職涯發展始終不太順利,一直到他終於決定離職為止。
另外一個類似的狀況是和工作有關的。
有些時候,有些人只是作了一點點小事,卻把自己的工作形容得如登天一般的難度、自己在其中又是如何地居功厥偉;有一些人明明很努力工作,成功了以後卻淡淡地把成就都歸功於整個團隊以及天時地利。
如果你是前者而你的人緣很差,或如果你是後者所以你人緣很好。
這會讓人覺得訝異嗎?
有些人總是想到「別人」、有些人總是想到「自己」,這大概是一個人會受人喜歡或受人討厭的重要分界吧。
真要再說下去的話,再多篇幅都說不完了。
畢竟要談到維持人際關係這件事情,說簡單非常簡單、說困難卻又非常困難。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簡單的原則來總結,我想我會說:「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就先怎麼對待別人。」
這其實是聖經的話,願我們以此共勉。
有一次他告訴我們幾位年輕晚輩說,在香港,有一些手工訂製西裝的老師傅,製作的西裝非常精良、而且很便宜,所以,好幾次總公司的高階主管來香港開會,他都帶這些主管去訂製西裝。
有一次是他自己的直屬老闆到香港開董事會,照例,他帶他的老闆到西裝店量身訂做西裝。因為品質很好價錢又很便宜,他的老闆顯然相當開心,一邊站著量尺寸的同時,一邊開口問他說:「哈囉,你要不要也訂作個一兩套西裝?」
他把故事說到這裡,我們當然都很好奇:「那你怎麼說?」
他哈哈大笑說:「我怎麼可能讓我老闆覺得我可以和他穿同一種等級的西裝?所以我連忙告訴他說,這裡的西裝對我來說太貴了一點,無論這是不是事實。」
這是一位HR的同業和我分享的故事。
前一陣子,他請部門裡的同仁吃飯,是那種價位有一點點高的鐵板燒。
因為餐廳的等級頗高,他就直接抓了一個可以負擔的預算,請餐廳推薦菜單。
那一位朋友有一些吃東西上的禁忌,比方說他不吃牛肉,於是他就請餐廳將他個人的那一份牛排換掉,而餐廳則推薦價位稍高的干貝,並且告知說這樣的話預算會有一點點超過。
他覺得價格並不是最主要的考量。
但同時,他把菜單傳給部門裡其他同仁,以免有其他同事也有不吃牛肉或不吃海鮮的狀況發生。
他說自己當天也沒有想很多,就隨口說了一句:「如果有人有什麼忌諱,也可以把菜色換一換。」
吃飯當天有一位他的部屬把雞排換成了明蝦。
所以雞排上桌的時候只有一位同仁的菜色是明蝦,這時自然引起了單位裡幾位年輕小女生的抗議:「為什麼你換了明蝦?」
結果,那位朋友的部屬的理由倒是很有趣:「因為很難得來這種店裡吃飯,當然要選比較高檔的菜色啊!」
這是一個同事在前些時日分享的一個「神奇」的故事。
大概是上個月的事情吧,這位同事為了一個跨國的專案任務,到上海去出差了幾天。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有一些常常在通email、但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其他子公司的同仁,而在出差的過程中,都會得到這些當地同仁 的盛情款待。那一天中午,幾位上海當地的同仁以及幾位從台灣外派到上海的同仁,就說要一起請他用餐。
他們早就選好了餐廳。
所以中午吃飯時間,一夥人就浩浩蕩蕩地進到那一家餐廳裡開始點菜用餐。
那位出差的朋友說,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一切都很開心,直到餐廳上了一人一盅的湯品,他喝了大約半碗以後,看到一隻小隻的蟑螂在湯裡載浮載沉。
「哇,這也未免太嚇人了吧!」
連我聽到這個故事都嚇了一跳,於是問他後來怎麼處理。
說真的,我擔心幾位作東的同事會覺得自己選了一家不怎麼衛生的餐廳而感到懊惱,為了不想讓他們覺得難堪或難過,所以我非常冷靜地把蟑螂舀出來、用紙巾偷偷地包起來並且丟掉,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用餐。當然,不包括那一盅湯。」
在職場上,有一些員工工作能力傑出、績效表現優秀,但不知道怎麼著,就是和升遷機會擦肩而過。
也許你身邊就有這樣的員工、也許你自己就是這樣的員工。
你可能問過為什麼,「該怎麼說呢,在人際關係上好像還需要多一點點的『磨練』吧!」
但到底要磨練什麼?
卻從來沒有得到過清楚的答案。
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這麼多年,我遇過許多自我太強的員工理直氣壯地覺得自己「只是不願意結黨營私」,但在公司裡維持一個好的人際關係和結黨營私,難道真的是同一件事情嗎?
這好像又不是那麼簡單可以想清楚或說清楚的事情,對不對?
所以,到底「人際關係」這件事情是怎麼一回事?
講到這個,坊間、書店裡或是雜誌上大概早就有過各式各樣的原則和道理了,不過請容我再分享一個簡單的原則。
在規模稍大的公司工作個幾年之後,我們每一個人都遇到過那種「我們認為彼此是朋友,但他結婚的時候卻沒有通知你」的狀況、也遇到過那種「我覺得我們實在不算有交情,但他結婚的時候卻拿紅色炸彈來到處轟炸」的同事。
除非可以拿捏得恰到好處,要不然,我個人會覺得後者比前者還糟糕(至少我認為前者還有機會可以補救),所以我今天要分享的原則是一句非常繞口的話:與其讓別人覺得『我們有這麼熟嗎?』還不如讓別人覺得『拜託,我們哪有這麼生疏』;與其讓別人覺得『你也未免太不客氣了吧!』還不如讓別人覺得『你幹嘛這麼客氣啊!』
或是我們可以簡單用二個字來說明一切,那就是「分寸」。
中國人說「分寸」二字實在是有學問。
因為從這二個字的字面意義,就充分說明了,這些其實都是非常枝微末節的小事:「別人請吃飯時應該點什麼價位的菜色?拜訪別人時應該提早多久抵達?可以發紅白帖給什麼等級的朋友?什麼情況下可以開個玩笑而不得罪人?今天的場合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去參加這個朋友的婚禮該包多少禮金?」
這些問題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有些時候,一個人會獲得眾人的喜歡或討厭,偏偏就是從這些小地方所累積起來的。
我偶爾會覺得現代的職場上因為競爭激烈,許多人把講話尖酸刻薄誤認為是「口才很好」,這一點我完全不明白為什麼。
前一陣子我處理一起同仁之間的糾紛,其實起因也很簡單,A同事負責製作一項任務,而B同事則指出這項任務有一個沒有被發現的錯誤,這是職場上常常在上演的情節,但B同事在發email的時候偏偏要加上一句:「這也難怪,畢竟你才得到晉升,這一陣子要管的事情比較多。」
這個爭端到我這裡來的時候,A同事認為「我有錯就有錯,但需要這樣講話嗎?」
但B同事覺得「自己只是開個玩笑罷了」。
但我不禁要問,你們的交情有好到可以開玩笑嗎?
另外一個例子我還記憶猶新,兩三個月前,公司更換了無線網路環境設定,當時我在海外出差,所以出差回來的第一天的第一個會議,我就發現我的筆記型電腦不能上網了,但我不知道理由,只好左右問了一下其他與會主管,卻發現所有的主管當中就只有我的筆記型電腦不能上網,當下立即有一位同事就先發難了:「這你還不了解公司的決定嗎?唉呀,作高階主管的人要知所進退啊~」
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但這樣真的很好笑嗎?
當你在職場上必須說一些話的時候,你說出口的到底是一句得宜的話、還是一句損人不利己的話呢?
而這往往決定了你的人際關係處理得好不好。
距今2000年以前,耶穌就說過一個到今天都還適用的比喻:當有人請你去吃喜酒時,不要爭坐首席,恐怕比你更尊貴的客人,也被請來,那請了你又請了他的主人,將對你說:「請讓座給這一位吧。」
那你只得羞愧的退到末座了。
但當你被邀請時,去,就坐在末位,好讓請你的主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
那時,你在同席的人前,就有光彩了。
我以前有一位老闆非常重視「這是誰的場子?」
這種小事。
他該當主人的時候,他會想盡辦法確定所有的燈光都打在他的身上;但如果別人是主人,他一定保持非常低調,深怕有一個不小心,就搶了別人的風采。
他在扮演配角時的稱職,我必須說是我所見過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我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如果勉強可以搆得上「進退有據」的標準,他對我的訓練大概可以至少佔到80%以上的功勞。
但我說真的,我在職涯中也真的看過一位主管,那明明是別人作東的飯局,他卻舉著酒杯到處和別人敬酒,儼然自己才是飯局的主人。
吃完那一頓飯之後,公司的幾位外籍高階主管私下都表示對那一位主管的印象大打折扣,只是當然沒有人會明白地將這個意見告訴那一位主管,而他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為什麼自己在那一場餐會之後的幾年內,職涯發展始終不太順利,一直到他終於決定離職為止。
另外一個類似的狀況是和工作有關的。
有些時候,有些人只是作了一點點小事,卻把自己的工作形容得如登天一般的難度、自己在其中又是如何地居功厥偉;有一些人明明很努力工作,成功了以後卻淡淡地把成就都歸功於整個團隊以及天時地利。
如果你是前者而你的人緣很差,或如果你是後者所以你人緣很好。
這會讓人覺得訝異嗎?
有些人總是想到「別人」、有些人總是想到「自己」,這大概是一個人會受人喜歡或受人討厭的重要分界吧。
真要再說下去的話,再多篇幅都說不完了。
畢竟要談到維持人際關係這件事情,說簡單非常簡單、說困難卻又非常困難。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簡單的原則來總結,我想我會說:「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就先怎麼對待別人。」
這其實是聖經的話,願我們以此共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