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歐洲人就喜歡使用真善美的字眼,甚至把康德哲學的三個部分也用真善美來概括。

康德寫了三本批判哲學的書,分別論述人的精神內涵--真善美。

純粹理性批判,說明真。

實踐理性批判,說明善。

判斷力批判,說明美。





一般來說,科學所追求的是「真」,宗教和哲學所追求的是「善」,而藝術和文學所追求的是「美」。

中國儒家的學說中,雖然沒有直接用「真」這個字,以其主張「格物.致知」,從字面的意義看,是很具有科學精神的。

可惜《大學》裡《釋格物致知章》缺掉了,現在有的幾段話是程頤和朱熹的補撰,大半是朱熹的思想。

《大學》之獨立成為一本書,也是朱子的貢獻(朱子作大學章句,以與中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很多人認為,大學的原作者,是子思,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弟子,至今還沒有人能提出確證。)


儒家也談「善」,可以散見各處。

不過在《大學》裡,有過「止於至善」的話。

「至善」照字面講,就是:最高的善,或絕對的善。

在《大學‧第三章釋止於至善》裡,做了不少描寫,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由此,似乎「仁、敬、孝、慈、信」五個字,即是「至善」。

我們以為,這五個字作為「善」是不錯的,如果說它們就是「至善」,這還有商榷之餘地。

可惜作者沒有給「至善」這個概念下過明確的定義。

如果至善就是絕對的善,從辯證的觀點來看,是不可能成立的,因為這裡有著巨大的「盲點」。





至於「美」,儒家比較缺乏。只有孟子曾提到過「美」。

譬如:「不知子都之姣(美)者,無目者也。」

《孟子‧告子章句上》(案:公孫子都是春秋時代的天下第一美男子,是鄭莊公的男寵。孟子說:誰要是不知道子都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他就是沒有長眼睛。)

孟子這裡所說的「美」,還是「色」的成分多些。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提出來「道」,在第廿一章裡再次描寫「道」時,他說:「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這裡說出了:道的「真理性」和「信實性」。

其詳細內容,遍散在《道德經》各處。

他在《道德經》第二章,提出了他的「美論」和「善論」。

不過老子的「美論」和「善論」是非常與眾不同的。

當他看到「美」的時候,他同時看到了「惡(醜)」,當他看到「善」的時候,他同時看到了「不善(惡)」。

因為「美」是「醜」所襯托出來的概念;同理,「善」是「惡」所襯托出來的。

他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醜)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惡)已。」

(《道德經》第2章)他的話,不但把美、醜互相襯托而存在,作了極其明晰的說明。

同時把美的不固定性(美的觀念具有其地域性,時代性,個人的審美觀等等的局限性。)

也作了暗示(沒用用言語說出來)的說明。

在他,美與醜,善與惡是相對待的,是一體之兩面,同出而異名。

它們不僅平面的對立,同時也是立體的對立。

這是宇宙中的「必然律」,是沒有人能更改的。

老子講的這個規律,並不是一般的相對主義,更不是二元論,而是科學的相對論。

由於看到了美的同時,也看到了他背面的醜,這可以稱他為:「看得穿,看得透。」

不僅在同時看到了事物的兩面性,也同時看得事物的全面性。

「看得穿,看得透。」

應該叫做:「明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色憂鬱 的頭像
    藍色憂鬱

    夢想天空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