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業率去年底破五%,今年一月上升到五.三一%,創歷年同月新高。

美國二月失業率八.一%,創二十五年來新高,估計年底還將上探九.四%。

中國去年第四季城鎮登記失業比例達四.二%,創三年來新高。

一連串令人怵目驚心的數字,讓目前還保有工作的人擔憂,這飯碗還能捧多久?

因為擔憂,因此都為保住飯碗加倍努力。

但是,努力方向對了嗎?

日本管理雜誌《The 21》指出,一流努力術,能讓你不斷加值,成為A級人才。

若採取的是二流努力術,雖然很拚命,卻只能成為隨時可被取代的B級人才。

A級抑或B級,取決於三項關鍵。





關鍵一

拉大與他人的差異化,提高自己在職場的能見度,避免成為「Me Too」型員工。

許多人以為,自己只要夠努力,上司一定看得見,而且也會受到同事肯定。

然而,如果你做的只是跟別人差不多的「Me Too」式工作,無論多努力,也只是眾多螞蟻的其中一隻,不容易被上司看見,被取代的可能性也高。

差異化,在職場開創藍海

解決方案是,要懂得提高自己的獨特性,在職場開創藍海,創造自己 「Only One」的價值。

以自己的興趣為基礎,培養工作以外的知識與know-how,當機會到來時,將會幫助你發揮意想不到的價值。

日本第二大便利超商Lawson社長新浪剛史建議,不讓自己成為企業「用了就丟」的員工,大量吸收資訊,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預算夠的,把薪水固定撥一部份買書與雜誌,預算較緊的,常跑圖書館。

「每天花三十分鐘閱讀,將決定你十年後的自己」他說。





關鍵二

分階段、設時程,每週列出待辦事項。

有的人充滿幹勁,認為不被裁員的方法,就是不管什麼事都攬過來做,比別人晚下班,表現出一副很積極認真的樣子就行;事實上,員工沒成長,無法提供老闆新的刺激,即便能留下來,也永無晉升之日。

追求成長,管道很多。

美國行銷專家法拉利(Keith Ferrazzi)在《別自個兒用餐》(Never Eat Alone)一書中指出,每一餐經營一份關係,對於個人的成長和人脈網的建立,成效驚人。

而公司的資深前輩,便是最好的吃飯對象。

他們對企業的了解、人生的歷練、應對的圓融,是一個再怎麼聰明、反應快的年輕人也比不上的。

列出你的挖寶對象,有系統地透過一起吃飯及其他機會,向他們請益。

勤挖寶,讓自己迅速成長

曾在二○○四年入選《Fortune》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五十位女性〉,前寶鹼副總裁和田浩子便是向資深同事挖寶最好的例子。

和田剛進日本寶鹼之初,擔任行銷部助理品牌經理。

原以為上司會教她經營品 牌的種種戰略,但上司經常忙得不見人影。

她深感不能等人來教,必須自己積極學習,於是,她設定每週待辦事項(To Do List),規劃在公司的中長期目標,努力於被交辦的工作,積極請教資深前輩,即使上司沒教,她也能交出令人滿意的工作成果。

三年半後,她便獲得擢升。





關鍵三

訓練多元思考力,找出同一問題的不同答案。

今年初,《日經商業週刊》到東京的趨勢科技總部採訪董事長張明正,問他對日本人才的看法。

張明正說,日本社員的優點是閱讀、書寫、計算等基礎能力佳,缺點則是意志決定力偏弱、不願說真話、過度害怕失敗、不敢冒險、對女性有偏見。

更糟的是,往往認為每個問題都只有一個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