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每當他跟我說再見後,我又在想:「我的不耐煩是什麼?那是我內心更深處的挫折感嗎?」
如果我要幫助一個人,在實踐幫助的那一刻,就已經完成了,我何必一定得要他「聽我的」呢?
這是在幫他?
還是只在滿足自己(被需要)的虛榮呢?
更深入來看,他真的準備好「改變」了嗎?
此時我想起武俠小說的經典情節:男女主角因肩負著殺父或殺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歷經千辛萬苦、百折千迴,最終報了仇,故事圓滿結束。
我經常好奇,為什麼作者不繼續寫男女主角報仇後的生活?
我後來明白,寫出來可能會完全破壞原本的角色形象。
為什麼呢?
想想看,當一個人此生的「唯一」目標就是報仇,當他在年輕氣盛、武功蓋世之時,完成了這個願望,那以後的漫漫人生該怎麼過?
退隱山林?
談何容易啊!
遠的不說,想想我們還是學生時,那一個不是巴望著寒暑假?
可以脫離枯燥無味的課業。
一旦放了假,沒過多久,哪一個又不是盼著開學?
因為實在有夠無聊。
所以囉!
我們經常以為不用上班受折磨會很快樂,但是如果真的讓你不擠公車、不趕打卡、不被虐待、不加班,你真的有把握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嗎?
想想你的連續假期都怎麼過的吧。
因此,如果我沒猜錯,武俠小說的主角們在報完仇後,是很容易得憂鬱症的!
因為人生已經沒有目標了啊!
雖然我們都不喜歡「痛苦」,但是在我們還沒準備好徹底改變之前,「痛苦」往往又弔詭的維繫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既習慣又討厭它、既無奈卻又得依附在它身上。
然而改變不是我能夠促成的,改變是每個人自覺自主的行動,在我的朋友願意改變之前,我能做什麼呢?
應該說,他需要的是什麼?
我漸漸發現,人有時候需要的不一定是「解決方案」,甚至通常連「建議」都不需要。(儘管表面上都不是這麼說)
人需要的只是「被了解」而已。
「被了解」可以避免孤寂感,「被了解」可以讓苦不再如此難以承受,「被了解」可以讓人有機會找到這一切折磨背後的意義。
如果一個人真心想改變,你一定會發現的,不是從他的言詞,而是從他的行為。
普賢菩薩雲遊時,善財童子來參訪,普賢菩薩看到善財童子很有慧根也很可愛,對追求佛法又很虔誠,所以把他留在身邊來教育他。
普賢菩薩教善財童子很多出世間法、處世間法,包括用藥的知識。
有一天,普賢菩薩向善財童子說:「你提一個袋子到山上去,看哪一樣是藥,就把它採回來。」
善財童子一大早出門,繞了一大片山林,回來時袋子卻是空的。
普賢菩薩問:「你出去一整天,為什麼空著袋子回來呢?」
善財童子說:「從我出門開始,沿路所看到的不管是 花、草、樹或是石、土,都有獨特的材質和藥性,這麼多的東西如何帶回來呢?」
隔天,普賢菩薩又向善財童子說:「你再出門去找,哪種東西不是藥,就帶回來。」
善財童子揹起袋子出門,直到太陽下山,又空著袋子回來。
普賢菩薩問他究竟為什麼?
善財童子回答:「雖然萬物皆有藥性,但若不針對病症下藥,每一樣都不算是藥,如此,那麼多的東西要如何拿回來呢?」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理解,如果用心,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不論是形象或聲音,何者不是在向我們現身說法?
如果不用心,不管聽了多少法,看了多少事相,都無法領悟!
如果我要幫助一個人,在實踐幫助的那一刻,就已經完成了,我何必一定得要他「聽我的」呢?
這是在幫他?
還是只在滿足自己(被需要)的虛榮呢?
更深入來看,他真的準備好「改變」了嗎?
此時我想起武俠小說的經典情節:男女主角因肩負著殺父或殺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歷經千辛萬苦、百折千迴,最終報了仇,故事圓滿結束。
我經常好奇,為什麼作者不繼續寫男女主角報仇後的生活?
我後來明白,寫出來可能會完全破壞原本的角色形象。
為什麼呢?
想想看,當一個人此生的「唯一」目標就是報仇,當他在年輕氣盛、武功蓋世之時,完成了這個願望,那以後的漫漫人生該怎麼過?
退隱山林?
談何容易啊!
遠的不說,想想我們還是學生時,那一個不是巴望著寒暑假?
可以脫離枯燥無味的課業。
一旦放了假,沒過多久,哪一個又不是盼著開學?
因為實在有夠無聊。
所以囉!
我們經常以為不用上班受折磨會很快樂,但是如果真的讓你不擠公車、不趕打卡、不被虐待、不加班,你真的有把握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嗎?
想想你的連續假期都怎麼過的吧。
因此,如果我沒猜錯,武俠小說的主角們在報完仇後,是很容易得憂鬱症的!
因為人生已經沒有目標了啊!
雖然我們都不喜歡「痛苦」,但是在我們還沒準備好徹底改變之前,「痛苦」往往又弔詭的維繫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既習慣又討厭它、既無奈卻又得依附在它身上。
然而改變不是我能夠促成的,改變是每個人自覺自主的行動,在我的朋友願意改變之前,我能做什麼呢?
應該說,他需要的是什麼?
我漸漸發現,人有時候需要的不一定是「解決方案」,甚至通常連「建議」都不需要。(儘管表面上都不是這麼說)
人需要的只是「被了解」而已。
「被了解」可以避免孤寂感,「被了解」可以讓苦不再如此難以承受,「被了解」可以讓人有機會找到這一切折磨背後的意義。
如果一個人真心想改變,你一定會發現的,不是從他的言詞,而是從他的行為。
普賢菩薩雲遊時,善財童子來參訪,普賢菩薩看到善財童子很有慧根也很可愛,對追求佛法又很虔誠,所以把他留在身邊來教育他。
普賢菩薩教善財童子很多出世間法、處世間法,包括用藥的知識。
有一天,普賢菩薩向善財童子說:「你提一個袋子到山上去,看哪一樣是藥,就把它採回來。」
善財童子一大早出門,繞了一大片山林,回來時袋子卻是空的。
普賢菩薩問:「你出去一整天,為什麼空著袋子回來呢?」
善財童子說:「從我出門開始,沿路所看到的不管是 花、草、樹或是石、土,都有獨特的材質和藥性,這麼多的東西如何帶回來呢?」
隔天,普賢菩薩又向善財童子說:「你再出門去找,哪種東西不是藥,就帶回來。」
善財童子揹起袋子出門,直到太陽下山,又空著袋子回來。
普賢菩薩問他究竟為什麼?
善財童子回答:「雖然萬物皆有藥性,但若不針對病症下藥,每一樣都不算是藥,如此,那麼多的東西要如何拿回來呢?」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理解,如果用心,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不論是形象或聲音,何者不是在向我們現身說法?
如果不用心,不管聽了多少法,看了多少事相,都無法領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