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孩子從小教育開始,常給孩子ㄧ個觀念:『只要把書讀好,就好了!』,『只要把書讀好,家裡的事不必你做,父母親來做就好了』。

孩子從小養成讀書最大、最優秀,其他事變得不重要,生活上的一些工作和調理,要別人來做,甚至變成是:『不大會讀書的人,應該要來做的事。』

父母從早到晚都在忙孩子的事情,真的累壞了,他們沒有一天好好靜下來過,好好思考ㄧ下,這樣做是對的嗎?

孩子所學的,完全建立在父母、教師所教的功利與私利上,完全沒有實踐、體驗的功夫,這與目前社會上做事者要求卡位,卡了位便不下來之『念位政治』大有關聯,大家追求的是權位,而不是知識與智慧,假若有人說追求的是知識與智慧,那只不過是權位的附庸罷了!

專職的父、母在家培孩子,照顧父母、公婆和經營家庭內外事務,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完全以孩子為主,為孩子上學、放學、才藝、補習忙進忙出,總覺得是對的,但後來若孩子有不順遂的時候,則便非常緊張,不知所措;

若是職業父母,有的雙親上班忙賺錢,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少,為的是賺更多的錢,讓孩子能跟得上時代,穿的好、吃的好,和一般人一樣可以去補習、學才藝,往往孩子出了問題,才知道親子關係的重要;

若家長只剩單親,則情況更為嚴重,一切都為孩子,怕孩子吃苦,輸人家,可是父母又沒能力,造成父母心理有很大的壓力,日常生活中的親職教育,便充滿著負面的情緒,造成內心永遠無法平衡。

所以,孩子經歷了國小、國中到高中職時期,成長的過程中會累積出ㄧ些不好的因緣,而這些因緣,在這個時期以後,將漸漸成熟起來,各項習慣也將更為定型。

父母和老師想要在這一個時候,對孩子的生活教育,能產生正面的影響,就比較難了!

甚至孩子的主觀意識已形成,凡不合其『心證』之事,則完全沒興趣,也不肯花心思去了解週遭相關的人事物,而願自私自利過著自己愛過的生活,如遇到挫折,則易大發雷霆,得理不饒人,甚而離家出走或在家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家裡成員誰都不敢得罪他,猶如怪物一般。

若這些行為在這個階段,沒做好處理,將隨著入大學及技術學院或社會後,繼續成熟而更加嚴重。

高中職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像以前國中小那麼好『騙』,為什麼會說『騙』這個字眼,那是因為,過去我們少有人,在很多重要的生活常規,或與學生有關的人與人相處的一些公約和基本態度上,做過實踐、求證與改進的措施,大家怕麻煩或出事情,於是以權位的權力來做事,這樣就比較不會危及自己,但是卻容易陷入『人治』的考量,任何事情皆考慮人之背景和自己之利益好惡、權力所在,形成一種劣質的生活文化。

孩子單純在做事的過程中,易感受事理、制度的不明確,常會遇到是是而非、矛盾的事情,最後從大人處理的過程中,感受到受騙的感覺。

所以,很多孩子為了適應生存,便自以為是的陽奉陰委、虎頭蛇尾、虛應故事、無利之事一口拒絕…等行為產生,也漸成雛型。

以後到大學、技術學院、社會中便可『發揚光大』,不只功利取向而已,而且是依附勢利的生活態度或反社會行為的產生,如此,將枉費很多人所付出和栽培的心。

所以,這個時期要教育學生、孩子,相關的制度要明確,讓他們體認與了解,也讓他們不斷地明白,理智與感性不斷的對話,對他們未來的人生,確實能給其一面明鏡,而非像以前ㄧ樣大多數只是一種安慰、無奈、要求和替代,而沒提供機會和孩子互動,使孩子漸次改善和了解現在生活與未來。

也就是現在開始要帶著孩子來從事『實事求是』的生活了,而不是只要書讀好就好!

畢竟讀書只是生活的一部份,若不實踐則一切枉然;

而技術再好,也不過是學到刻苦耐勞和一技之長而已,生活上並非只靠技術而已;

孩子只要聽話,其實不ㄧ定就好!

因為這些孩子在內心理,常積壓一些不快樂之事,長大後壓抑成疾,才使問題跑出來,便無法收拾了。

於是哪些事情在生活中,可以很明確地讓孩子來磨一磨,來確定生命出頭茁壯的方向,是不是很重要呢!

底下便是磨一磨的內容供參考:

1.與孩子談學校目前可以為孩子做哪些事情,孩子要做哪些事!

2.與孩子談對自己的性向有無了解,有沒有找到興趣之所!談讀書的意願和分享!

3.與孩子談來校為什麼還要掃廁所、掃地呢!

4.與孩子談做事和做人曾碰到的問題!

5.與孩子談公益與社團活動參與之重要性!

6.與孩子談如何學習懂得表達及和人溝通!

7.與孩子談面對惡劣與良善之環境如何自處和學習發展呢!

8.與孩子談如何突破學習障礙或再提升自我!

9.與孩子談畢業後能做哪些事,如何上大學和技術學院!

經歷了三年後的學習,到了高三,孩子內心理面將特別敏感和惶恐,一部份的人怕沒有學校讀書;

一部份的人怕沒有工作可做或不曉得要做哪些工作,或一定要讀哪一校,或哪ㄧ科才要讀,若考不上便一直要上補習班補習,非要考上不可;

一部份的人若無其事的玩或等當兵;

最後一部份的人雖考上了大學或技術學院,但內心裡有幾位帶有理想和憧憬,肯願意為求學而付出,去追求理想,又網咖電動充斥市面,未能妥善管理,孩子難不沉迷於此而難以自拔。

在升大學或技術學院考完試後,我們看到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境,父母不是以子為榮的樂以告人,便是對子失望和一有不平之事則對政府或主其事者大加撻伐。

不論事情發展如何,尚未見到家長們有自我省思之言談,因為目前孩子的好壞是父母人生中的第一階段檢驗。

所以,制度再怎麼完美或不完美,家長們皆不能不聞、不問、不關心,也不能只靠人事關係和運氣,更不能還一直替孩子辦事和擦屁股。

高中職以後,孩子要學習自己為自己負責的階段了!

若這個時期還停留在,靠家長、老師為其規劃和打點,則往後孩子只有感謝但沒有感動,只有應該而沒有付出,對社會正向的傳承產生不利的影響,做事常依附關係而難有理想和抱負展現,且不太願意做先驅開創的角色,於是教育的效能便大打折扣了。

所以,父母應和學校合作,學校應建立各項相關實施的內容,並和父母說清楚,三年中要讓孩子找到能照一照自我的一面明鏡,也要孩子從這磨練中漸漸清楚這人生的輪廓,在付出與感受中成長,學習責任與角色的扮演,讓自我滿足與充實。

我把這些內容歸類在下方,大家不仿參考而實施:

1.推動明確的中等教育教育政策和內容及說明學校經費的來源和各項活動的內容。

2.高級中學法和職業教育法之教學目標及二者未來有可能合而為一之方向和考量及未來的共同核心課程和交流互動。

3.義工和社團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之重要的影響在哪裡?

4.校內社團及義工應多元的建立和發展,並討論出人數的設限。

5.說明建立學校特色的內涵,和未來的發展、師資的陣容和培訓,及穩固學生來源的辦法,也讓學生及家長知道,從我們學校畢業後,他能選擇哪一條路及具備了哪些能力。

6.建立一份學生成長過程的資料報告,內容包括有,學生每學期的話和導師、輔導室、任課教師、家長的話及學生的性向、興趣、意願的輔導建議,和各項公益及幹部的參與、各項成績和參與比賽的成果,最後是學校的總建議。

7.學校辦學之學科與術科的能力指標或成果和證照的成績。

8.與產業界及大學、技術學院建教合作內容和實踐,包括升學、研究、訓練、畢業後馬上能上線工作及畢業後的延伸教育訓練。

9.如何建立一套尊重與關懷的校園新倫理。

最後,不管如何,高中職這一階段的學生、家長和教師、學校要確認一件事情,就是,這一階段後的孩子,凡事皆要靠自己了。

若我們要確保其往後縱使踢到鐵板,亦能安然度過的話,應讓其知曉團體與個人權利和義務之分野,付出與接受之相關,自願與快樂是一體,負責與成就是相連,讀書與生活是結合,實踐和智慧是互通,透過尊重與關懷的校園新倫理協助下,了解自我,建立一套自我成長的藍圖。

而家長與學校、教師都不應錯過這個機會,而且要更勇於去實踐和建立,因為這是未來社會能否良善發展的關鍵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色憂鬱 的頭像
    藍色憂鬱

    夢想天空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