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窮困不達之際,被瞧不起、遭輕蔑、受訕笑,是常有的事。
有人憤恨而自暴自棄,但也有人轉化為奮發上進的能量,不同的心境決定了不同的命運。
而功成名就之後,回首前塵,如何面對當年羞辱你的人?
要用什麼態度擺什麼臉色給他們看?
有恩報恩,有仇冷處理
對旁觀者而言,王子/公主復仇記的戲碼大快人心,以德報怨則令人昏昏欲睡。
不過懷著怨懟之心行走世間,報復之餘,也等於樹立了敵人,冤冤相報,終究不是好事。
報答過去有恩於你的人,對那些對你不友善的人「冷處理」,就是一種復仇了。
更何況從另一角度想,可能還得感謝這些人當年的刺激,才能激發自己努力。
不念舊惡已屬難得,以德報怨更是可貴。
這種大器,每每成為佳話流傳。
歷史上韓信、朱買臣都是著名的個案。
但展現氣度之餘,處理方式卻不得不小心,這是處事應對的藝術,小有失誤,反而造成遺憾,朱買臣便留下這種遺憾。
《韓信》不記恨胯下之辱
先說韓信。
幫劉邦打下江山之後,韓信被封為楚王,載譽回鄉,鄉民與有榮焉,熱烈歡迎。
這時卻有一個人「剉著等」,他是當年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街頭混混。
那時他向韓信挑釁說:「看你個兒高,又一直佩著劍,但一定是個膽小鬼。你有種就刺我一劍,沒種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結果韓信像小狗一樣爬了過去。
然而韓信並未尋仇,反而稱讚他是一位壯士,並且拜他為軍官。
另外,當年韓信窮得沒飯吃,寄人籬下,曾在亭長(村里長)家吃閒飯好幾個月,有一天亭長太太不勝其擾,把飯菜端進房間吃。
韓信進門撲了空,盛怒,此後不再上門。
這次回鄉,韓信雖然也叨念了幾句,但一樣賞賜亭長。
韓信處理得這麼漂亮,這是人格特質,記得人家好的一面,加以報答,壞的一面,就算了,並未帶著負面能量吐氣報仇。
但這特質也害了他,他始終記得劉邦的知遇之恩,不背叛,不防備,最後「狡兔死,走狗烹」,被劉邦害死。
此為後話,先按下不表,且說朱買臣。
《朱買臣》不念前妻薄情寡義
朱買臣是漢朝人,和韓信一樣年輕時窮困。
他以砍柴、賣柴為生,雖然窮,但很愛讀書,經常一邊挑柴,一邊吟詩放歌,旁若無人。
他老婆覺得沒面子,請他不要再唱了,朱買臣不但不理,反而唱得更大聲。
她忍無可忍,要求離婚。
朱買臣陪著笑臉說:「我50歲時會大富大貴,現在40多歲了,再等幾年,我一定報答妳。」
朱太太聽得冒火,大罵:「像你這種人,早晚會活活餓死,哪會富貴?」
朱買臣見她心意已決,只好離婚。
老婆跑了,朱買臣依然砍柴度日,吟詩誦賦。
有一天,挑柴經過墓地,碰到前妻和她改嫁後的丈夫。
她好心地賞了口飯給他。
幾年後時來運轉,朱買臣果真在50歲時在京城闖出一番事業。
皇帝派他回故鄉擔任太守。
地方官吏夾道歡迎,官府車輛停在路邊,相連百餘部,場面浩大。
地方政府並且派百姓清掃道路。
當朱買臣的車隊抵達後,他在車上遠遠瞧見前妻和她先生也在修路,一副落魄的樣子,想必經濟狀況不太好。
想起舊日情誼,以及前妻賞飯之恩,便派人請他們上車,同時安排食宿,讓他們住在園子裡。
氣度要大,但心思要細
到此看起來一切圓滿,沒想到前妻羞愧不已,1個月後竟然上吊自殺。
後人批評朱買臣的作法,看似大器,實則粗率。
他的前妻並不是貪圖富貴的人,當年夫妻齟齬,也不是為錢財,而是朱買臣高聲唱歌,引人側目,讓她很難為情。
顯然面子問題,是她最在意的。
她的面子很薄,這點朱買臣始終不瞭解,卻以50歲一定富貴來回應。
後來功成名就,當眾請她們夫妻上車,雖展現很好的風度與氣度,但相對的卻讓前妻羞愧難當。
最理想的作法,應該是暗中接濟他們,或至少不要當眾點破。
但朱買臣沒這麼做,對前妻的個性仍然不太瞭解,導致悲劇。
韓信的例子因為比較單純,處理得還算圓融。
朱買臣比較複雜。
他發跡之後,面對當年看不起他並且決意求去的前妻,處事應對的技術面照應到了,藝術層次卻不及格。
可見人的氣度要大,格局要高,但心思要細。
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者。
- Oct 24 Sat 2009 22:36
如何面對當年羞辱你的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