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位科學家在發表著作時,將他的成就全歸給他的母親,因為在他五歲時,想要喝牛奶,自己打開冰箱,結果一不小心,牛奶灑了一地,當時的他,非常地害怕,怕遭到父母的責罸。

可是他的母親一來,非旦沒有責備,還建議他去觸摸牛奶在地上的感覺,那一天,他在地上玩「牛奶水」玩了一個下午,也玩出對科學家的興趣。

有人說:如果愛因斯坦生在今天的台灣教育之下,他一定是每天站在走廊上抄寫作業的孩子,因為在他國小時,老師的評語是「接近智障,請家長帶回自行教育。」

後來是他偉大的母親,堅持不放棄,認為上天既然創造了這孩子,一定有他的使命在人間,所以扛下教育愛因斯坦的責任。

因為母親的「愛」,造就了對人類社會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打罵」有用嗎?

或說「處罰」有用嗎?

做錯事一定要接受處罰?

還是希望不要再犯同樣的錯?

處罸之後就一定會記取教訓,永不再犯錯嗎?

其實,真正的答案就在我們的心中。

比如大家都知道「闖紅燈」是會罸錢的,罸錢的重點是希望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規則,平平安安地回家。

但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罸錢」上,而不是「安全」上,所以當知道沒有驚察沒有照相,沒有來車時,有些人就會闖紅燈了。

在心理學上,這像是「目標轉移」,從原本的「安全」,轉移到「罸錢」,大家只注意「會不會罸錢」,而忽略了「安不安全」。

教育孩子也是這樣。

當孩子做錯事,接受大人處罸時,我們是希望他能記取教訓,不再犯錯,但通常孩子接收到訊息是「做這件事會被處罸」,而不是「做這件事情是不對的」,「對」或「不對」,大人與小孩的認知是不同的。

沒有人會去做「不對」的事,而是他們認為是「對」的。

黑幼龍先生的兒子,在小時候,差點被鄰居捉到驚察局去,因為剛好撞見他正拿火柴要點燃路旁的汽車,如果是您,你會怎麼做?

狠狠地修理他,跟他說「絶對不可以拿火柴去燒別人的車」再扣零用錢、禁足一個月?

並認定我的兒子開始變壞了,到學校請老師加強輔導、平日教育更加嚴格?

心理學上有「標籤理論」,就是當大人認為這個孩子是壞孩子時,久了之後,孩子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壞孩子,那就符合大人的期望,壞到底吧!

黑幼龍先生很有智慧,他認為平日孩子皮歸皮,也沒壞到哪去,他這麼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於是,就把兒子拉來身旁,以聊天輕鬆的口吻,問他兒子為什麼會這麼做?

才知他的兒子只想知道,當火柴放到汽車的油箱時會如何?

於是父子倆就這個問題討論,也引導孩子這樣做是不好的,會把車子燒壞,還可能波及到別人的安全。

我們先問自己: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最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當然是希望孩子「不再犯類似的錯」!

而不是「被我捉到了,老早就想修理你而狠狠地處罸吧」!

沒有人願意做錯事,故意讓大家討厭。

所以,當孩子做出違背大人想法的事情時,我們要去問「為什麼你會這麼做?你的理由是什麼?」

而不是把孩子叫來說「你不可以這麼做!為什麼你總做錯!」

「打罵」就同刀子一樣,大樹這邊長歪了,切掉,但無法保證別的地方不會再長歪。

或是別處長歪了,再切掉、再切掉,切到最後,相信也不成樹了。

所以「打罵」有用的時效,只有當下有用而已。

不讀書,「打」是可以提高分數,但學生變成「怕被打」而讀書,並不是「要有成就」而讀書,一但進入國中,遇到不會打人的老師,就更不會去讀書了。

要想讓學生未來有好成就,要是引導他有良好的品格,做錯事要問明清楚,聽聽孩子的理由。

考試分數只代表某一階段的學習成果,無法看出未來的成就。

孩子是一張白紙,為人師長、父母,要去引導他們走向正途;孩子是用來「愛」的。

在「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以後才會去愛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色憂鬱 的頭像
    藍色憂鬱

    夢想天空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