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絕命詩「獄中題壁」--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近代思想家、政治家、詩人。

字複生,號壯飛,又署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通眉生。

湖南瀏陽人。

少年時喪母,讀書廣博卻屢試不第。

為人生平好任俠,胸懷濟世大志。

甲午海戰後轉學「西學」,投身變法洪流,得到康有為、梁啟超的賞識。

光緒二十二年(1897)開設時務學堂,次年又成立南學會,後創辦《湘報》,宣傳變法思想。

不久入京任四品禦街軍機章京,受光緒器重。

後因戊戍變法失敗就義,為「戊戍六君子」之一。

他的思想集中體現於著作《仁學》中,要求沖破束縛,實行變革,體現于文學創作中:譚嗣同現存詩200餘首,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詩約作於其30歲前,或直面現實,或借景抒情,感情真摯熱烈,氣勢豪邁,洋溢著積極進取的愛國熱情;另一類詩為受梁啟超「詩界革命」口號影響所作,將新學思想運用於詩歌創作中,在詩中運用許多的新名詞,但除此以外並無太大意義。

在散文創作方面,譚嗣同最初學桐城派,後來他打破了桐城派古文的框架,創造了一種句法嚴謹、內容充實、語言簡練的新體散文,並且極力推崇「報章文體」,為散文向通俗化、社會化發展做出了貢獻。





望文投止張儉,忍死須臾待社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是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被捕,就義前題於獄壁的絕命詩。

譚嗣同:字復生,是湖南瀏陽人。

積極參加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維新運動」。

譚嗣同當時毅然拒絕了別人請他東渡避難逃走的勸告(康有為經上海逃往香港,梁啟超經天津逃往日本),決心一死,願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

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的大義凜然、驚天動地的豪言。

詩的前兩句,表達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門投止」地匆忙避難出走,使人想起高風亮節的張儉;一些人「忍死須臾」地自願留下,並不畏一死,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樣高風亮節的杜根那樣,出來堅貞不屈地效命於朝廷的興亡大業。

詩的後兩句,則意為:「而我呢,自赴一死縱然刀橫於頸,依然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存留下的,將是那如巍巍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

總體詩義是:『「去」留下自己那如巍巍崑崙一樣的浩然之氣吧!也即是「留得肝膽若崑崙」的意思。——此詩頗近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表達了詩人的視死如歸、浩氣凜然和慷慨悲壯嗎?

正是那種強烈的崇高感和悲壯感,激勵著詩人不畏一死、凜然刑場。

而這句所表達的,正是那種震憾人心靈的、自赴一死的強烈崇高感和強烈悲壯感。





1898年9月28日,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楊深秀等六人慘害於北京菜市口。

譚嗣同臨刑前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而這,是一首絕命詩,是一首表達作者全部所有的絕命詩,是一首在獄中為自己寫就的祭死之詩!





「清代六君子譚嗣同的絕命詩」

這是清代六君子譚嗣同於被斬首前所寫的詩,內容如下:

望門投止思張檢,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詩典故由來

做舊詩多用典,第一句典出《後漢書》。

張儉被人告發,與同郡二十四人結黨,而遭討捕,然張儉得以逃脫亡命,雖困迫,但遭人善待,即所謂「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

原典如此,可知必是「投止」而非「投宿」。

至於用典之意,取其形似,顯以張儉暗指因黨禍而得脫的變法主將康有為,而康等同志亡命海外也會被人敬重善待。

若然,則必是思張儉,蓋臨刑猶懷念出亡之同志也。

第二句,我以為譚嗣同以杜根自況。

杜根也是後漢人,少有志節,時人貴之,然永初元年(西元一○七年),鄧太后臨朝,杜根認為漢安帝年已長,應該親政,上書直諫,太后大怒,收執杜根等人殺之,幸因執法者暗助,得遂詐死而逃脫。

此典顯以鄧太后影射慈禧太后,以漢安帝影射光緒皇帝。

戊戌變法爆發,楊深秀亦曾不避艱危,詰問光緒被廢之故,並請太後撤簾歸政,上書直諫。

古今事當然不可能完全一樣,但求形似,目的要在借古諷今,譚嗣同自也不會寄望於殺而不死的幸運,然而人非木石,未嘗沒有想做杜根的複雜心理。

孔祥吉認為「樹根」未嘗不通,因他在刑場照片中,見到劊子手砍頭時,以大樹根之剖面為刀俎,雖有見地,但其意境只是等死,殊不可取,更何況樹根太俗,而杜根與張儉對應,恰到好處。

論詩似應於佳處著想。

第三句僅一字之差,而意思全同,若從平仄聲考量,「我」勝於「吾」,有的版本作「向天笑」,顯然沒有「仰天笑」有氣概,但是從聲調言,「天」字平聲,而此第六字必須用仄聲字,蓋一、三、五可以不論,二、四、六該仄不能用平也。

若作「仰首笑」,則諧矣。

「我自橫刀仰首笑」固然很好,還是不如仰天笑有氣概,然而能詩的譚嗣同,早有《莽蒼蒼齋》詩集,可稱風雅,難道連寫一首絕句,都會出格嗎?

實在令人懷疑。

最後一句最關鍵,雖字句在各種版本都相同,但解讀有異,尤其「兩崑崙」到底指誰,眾說紛紜。

梁啟超認為是指康有為與大刀王五(姓王名正誼),譚訓聰指胡理臣與羅升,陶菊隱指大刀王五與通臂猿胡七,羅龍治指唐代的摩勒與譚嗣同自己,孔祥吉則據唐烜的提示,解崑崙為崑崙奴,因而譚之奴僕非王五與另一更親密的僕從師中吉莫屬。

大刀王五乃江湖俠客,富傳奇色彩,盼他救主,故被指認最多。

然而譚嗣同臨死慷慨言志,必有深遠的期盼,他難道會寄望於江湖俠客來保皇,來完成變法維新的大業嗎?

會寄望於奴僕來振興中華嗎?

事後也可證明,無論王五還是師中吉,皆不能起什麼作用。

再說,把巍巍崑崙比作崑崙奴,豈是詩人譚嗣同的胸襟?

我們猜測兩崑崙何指時,須同時想想「去留肝膽」的意思。

去留兩字應令我們想到譚嗣同說過的一段豪語:「不有行者,誰圖將來?不有死者,誰鼓士氣?」

去者當然就是行者, 行者有康梁,仍以康有為居首,代表去者,領導保皇以及維新運動,而他自己代表留者,留者必死。

願意留下來就死,以鼓舞士氣的譚嗣同之肝膽,當然要與出亡海外繼續領導,以圖將來的康有為之肝膽相照,如此生死肝膽相照,才突顯其絕命詩之自負、激昂、期盼,以及可歌可泣!

然則,兩崑崙者,乃去者康有為,留者譚嗣同,正好是梁啟超與羅龍治說法的去蕪存菁。

梁啟超在譚嗣同傳裡說,此詩「念南海也」,是有道理的;不過,我覺得他不僅僅懷念康有為一人,而是以康為首的一批同志。

這樣解釋才更符合譚嗣同的人格與思想。

我對譚詩的解讀,雖與孔祥吉有異,但我們都應感謝孔祥吉,重新發現唐烜日鈔,充分證實了獄中詩的真實性,確定了偽造說之無稽與異想天開。

不僅此也,因唐烜日鈔的發現,使我們對臨刑時的實況,知道的更多。

許多實況,稍縱即逝,幸賴目擊者捕捉,殘留一二,猶如雪泥鴻爪,特別珍貴。

唐烜原有記事詩,然詩意含蓄,日鈔記事正如詩之注釋,大有秉燭照幽之效。





慷慨就義之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變,六君子未經審訊就處斬,即在專制時代,也極為罕見。

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久在刑部任職,熟悉刑法,故對「未訊而誅」,大感詫異。

唐烜與劉光第曾在刑部同事,於戊戌八月十三日(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九日)斬六君子之突然和倉促,有生動的描述,並於詩句中提到劉光第之抗辯:「劉子木訥人,忽發大聲詰,何時定爰書?何人為告密?朝無來俊臣,安得反是實?」

但是「抗辯語未終,君棣竟牽捶」,仍被帶往法場處決。

行刑那日,天氣晴朗,唐烜進入辦公室後,有人報告,軍機處派員來親送文件,不知為了何事。

當他上堂批公文時,見到刑部左侍郎趙舒翹很驚訝的樣子,向同僚探聽消息。

忽然之間,秋審處的滿漢提調上堂,要求其他各司人員出去。

唐烜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沒多久,就聽到大門外的大聲開道聲,報稱軍機大臣剛毅駕到!

以為是要會訊要犯,然而門外人聲喧吵,令人感到疑惑和驚訝。

正在此時,才知皇帝的諭旨已到,除了張蔭桓與徐致靖二人另候諭旨外,其他六人,即劉光第、楊 銳、譚嗣同、林旭四個軍機處章京,加上楊深秀與康廣仁,立即處斬。

至此,唐烜才知道,軍機處派員親送的文件就是殺此六人的諭旨,軍機大臣剛毅就是監斬大臣。

將六君子綁赴刑場前,如臨大敵。

京師步軍統領崇禮,已調集各營健卒,在刑部外面巡邏,從前門到順治門一帶,也派兵守護,以防不測。

同時刑部傳令,準備囚車與劊子手。

於是滿漢提調分別行動,到南所提出譚嗣同與二楊,到北所提出劉光第與林、康。

北所三犯先綁出,等南所三犯到齊,一起帶至提牢廳,跪聽宣讀上諭,完畢之後,即被送去法場斬首。

六君子之中並無「命跪聽旨,不可,遂就義」的情事;否則,唐烜必會記此異常之事。

事實上,六君子,尤其是四章京,根本為光緒皇帝而死。

現有史料可證實,他們推行新政不遺餘力,甚至參與康梁密謀,以剷除保守勢力;及密謀敗露,為保護皇帝,也不遺餘力。

他們顯然因屬「帝黨」而入獄。

最後不經審判而處斬,看來也是為了皇帝,因為如果審判,必定會牽涉到皇帝,絕非慈禧太后所願見,故不惜漠視制度,不審而斬。

唐烜並不贊同變法,與譚嗣同、林旭、康廣仁,原不相識,與楊銳、楊深秀、劉光第也只是同年或同事的關係,但對六人之死難,極表同情,看到他們「相將赴西市,生死何決絕;揚揚如平常」,不禁「目送腸內熱」。

六個人「攜手入黃泉,夕陽照碧血」,可知行刑正是黃昏時分。

橫屍法場之後,「幸賴喬公賢,為收無家骨」,可知大刀王五收屍云云,乃小說家言。

喬公者,孔祥吉已斷定為喬樹柟,與楊銳、劉光第皆四川老鄉,誼屬至交,關係密切。

唐烜目睹六人之死,心情甚是黯淡,「仰見天上月,照人倍蕭索;徒步歸寓廬,入門忘飢渴」。

他夜半夢中驚醒,仍不禁感嘆!

覺得人才難得,他們也許求治太急,論事過烈,然而從來未聞,皇帝的近臣會遭遇到這樣的下場。

他是刑部官員,最耿耿於懷的還是未經審判就行刑,以至於罪狀不明,僅憑讒嫉,就取人性命。

唐烜對六人臨死前的表情,也有所捕捉,殊為珍貴,否則如湖上之風,寒潭雁影,不復得見。

平昔不愛講話的劉光第,忽發抗議;楊銳與楊深秀默然無言,緊蹙額頭;康廣仁受乃兄牽連,「木立若松質」;二十四歲的林旭,含笑喃喃自語;唯有譚嗣同氣勢不降,「餘怒衝冠髮」,最為激越,表現出巍巍崑崙的氣慨。

譚於六君子之中無疑最具烈士性格;不過,現代人把他視為革命家,未免解釋過度。

他只是要衝決保守的羅網,協助光緒皇帝推行新政,達到富國強兵之目的,結果維新失敗,他為變法而流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色憂鬱 的頭像
    藍色憂鬱

    夢想天空

    藍色憂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